2020年6月23日 星期二

失智症領域權威,罹患失智症

這是一部日本 NHK 的醫藥領域紀錄片,談失智症權威醫師罹患失智症的事,再來高齡社會,人人都可能成為患者,如何與失智症共生?未來的展望是什麼?

下引文:

90歲的日本失智症領域權威—長谷川和夫醫師公布了自己罹患失智症的事實。他不僅開發了失智症的早期診斷檢查量表,還將「癡呆症」正名為「失智症」,為失智症醫療事業奉獻了畢生心血。他和家人如何接受失智症權威罹患失智症的現實?又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發呢?在人類迎來“人生百年”的當今時代,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失智症。節目通過跟拍採訪的方式記錄長谷川先生的日常生活,藉以摸索在失智症新時代如何與疾病共生、追求希望的新途徑。


#紀錄片

#NHKDocumentary


https://www3.nhk.or.jp/nhkworld/zt/ondemand/video/4001348/


2020年6月8日 星期一

《失智症 與 COVID-19 》

前幾日看到英國的新聞提到,英政府 6/6 日為止,針對所有老人院裏 65 歲以上老人,以及「所有的失智症患者」,完成發放 COVID-19 肺炎試劑,共 100 多萬組篩檢套件,還在繼續發放。

我們常接收到的資訊是:老人是 COVID-19 的高風險群,重症及致死率高於年輕人,一方面也因為慢性病的關係。但為何英國政府針對所有失智症患者也全面發佈了篩檢套件?這個政策的依據是什麼?中文的資訊裏好像還沒看到,這兩日就開始閱讀了些相關的訊息,當給自己長知識,也給大家作參考。

有兩部分是比較讓人擔心的,尤其對失智症患者及家屬。

一是,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 5月15日的數據,3/1 至 4/30 日間,英格蘭和威爾斯死亡人數為 126,748人,其中涉及 COVID-19 的人數為 33,841 人為主要死亡原因,第二個大的死因卻是失智症或阿滋海默症。尤其4月時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失智症、阿滋海默症死亡人數比往年大幅提高。

所以,在 COVID-19 大流行期間,即使不是感染肺炎,失智症患者的死亡率也異常上升了。

二是、在這段時間感染 COVID-19 的死亡人數裏,有 20.4 % 的人是失智症或阿滋海默症患者。這個比例還也高於缺血性心臟病感染肺帶的死亡人數。

也因為這樣的情況,所以英國政府除了針對安養院的老人外,還特別針對所有的失智症患者作了肺炎的篩檢準備。

因此,也出現一些相關的研究與討論,關於上述兩部分。

關於 COVID-19 大流行期間,失智症及阿滋海默症患者,即使沒有感染肺炎,為何死亡人數也比平時更高?我們連結中衛報的這篇報導裏,來看看在大流行期間,失智症患者的困境。

《Extra 10,000 dementia deaths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April》

英格蘭及威爾斯 4月份失智症患者比平時多了 10000 名的死亡病例,即使扣除感染 COVID-19 的死亡人數後,失智症患者的死亡率比平時提高了 83%,幾近一倍,並不死亡於感染 COVID-19。英國阿滋海默協會看到病毒對失智者的破壞,不僅僅是染疫。

COVID-19 流行期間的流行區域,將帶給失智症患者社交連繫的中斷,以及常規醫療服務的困難。

因為社會距離的實施,親人的探訪變少,與病患的互動也減少;有些患者感到困惑,也感到被拋棄。有人孤獨導致認知障礙的增加,另一方面,也患者無法明白為何親人的互動少了,產生憂鬱症的情況,有些停止禁食,有的慢慢失去說話的能力。

即是因為 COVID-19 的流行,導致失智症患者最需要的支持及常規的活動,及醫療服務都產生困難,即使是熟悉的人,也戴著口罩的互動,這些卻是失智症患者最仰賴的一切。COVID-19 帶給失智症患者是一個完全無法理解的世界。在美國的病例報導裏,也看失智症患者在這段時間,併發譫妄的情況變多了。有空再分享上來。

另外,為何 COVID-19 死亡人數裏,失智及阿滋海默症患者的比例會這般的高?

除了失智症患者比較不容易接受防疫指示外,還有些醫學原因。這部分多數的報導都來自 5/26 日發表於《老人醫學雜誌》(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)的一份研究。研究裏提到偶發性阿茲海默症最相關的遺傳危險因素:載脂蛋白ε4等位基因(APOE4),和 COVID-19的風險是十分有關的。

因為老編也不是醫學或生科專業,這些給醫學生科專業的人去討論。

為什麼寫這篇呢?台灣因為第一階段的防疫成績很好,民眾沒有經歷過流行,沒有經歷過封鎖,也沒有經歷過被社會隔離。政府醫療院所,也沒有經歷過和國外一樣的情況,老人院、失智症患者在大流行期間,將會面臨什麼困境?

或許我們可以從英國的例子中,作一些準備。在開放邊境的未來,也許台灣還守的住,也許不會。但多想一分,我們就可以幫失智的親人或朋友避免英國發生的困境。

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

我們要來招收會員

成立大會前曾發過一次招收公告,目前協會已順利成立,帳戶完成也可以募款。希望花蓮對失智症關懷的朋友們,大家一起來努力,也歡迎捐款。

協會宗旨及入會資格,請參考本文下方,先說入會方法:

一、請填妥入會申請表(下方連結),回傳給我們。也請放心,個資只協會使用不會外洩。

二、會費目前入會費 500,常年會費 500 。請將款項轉帳到下列帳戶,並和我們告知轉帳的末五碼,以利核對及寄送收據:

銀行:花蓮二信
戶名:花蓮縣失智症關懷協會
號帳:040 001 0001930 7

三、查核無誤後,會將收據寄送給您,就完成入會了。

四、如果是捐款,但不入會,也請和我們說明連絡方式,以利收據寄送報稅使用。

分隔線以下為協會宗旨及入會資格:

---------------

主旨:本會經花蓮縣政府 108 年12月13日 府社行字第10802710009 號函准予設立,並成立籌備會,茲公開徵求會員公告。

公告事項:

一、本會宗旨:本會為據人民團體法設立,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。宗旨為促進與保障失智者人權,暨結合失智者、家屬與專業醫療,共同推動失智症之預防、患者之延緩退化、及治療與照護。以及關懷協助家屬給與失智症之認知,並給與支持及喘息服務,藉以提昇失智者及其家屬之生活品質。

二、入會資格:

1、本縣市會員:本縣市失智者及其家屬;凡年滿二十歲,設籍於本縣市工作,從事失智症防治照護實務或研究工作之相關專業人員,或有意願投入本會,致力失智症權利之社會人士。

2、外縣市會員:年滿二十歲,外縣市認同本會宗旨,致力失智症照護專業人士,或有意願投入本會致力失智症權利之社會人士。(不含外縣市病患及家屬)

3、贊助及榮譽會員:有意願並實質贊助本會活動者,經理事會同意得為贊助會員;因失智症專業能力,並對本會有實質貢獻,經理事會同意,得頒與榮譽會員。

------------

申請表連結:

花蓮縣失智症關懷協會入會申請表

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

失智友善環境-商店篇


台灣地稠人密,社區裏有各式的商店,對人們的生活提供許多的便利性。隨著高齡化的來到,老人家及失智者的比例也上升,難免商店都會遇到一些應對的狀況。

有些人在吵雜的購物環境,忽然顯得迷失與焦躁;有的老人家站在商品前迷惘,找不到購買的商品;有人因為錢的數字而和商店有誤解。

也許我們正遇到失智者,他許多行為不是故意找麻煩,他只是需要我們的幫助。

這次失智友善環境的教材,和我們說明,如何幫助需要幫助的失智者,讓購物環境更友善而安心。

分為以下兩部分:

一、失智者在商店常見狀況。
二、商店店員如何協助失智者。

透過閱讀這樣簡短的篇章,希望各式商店的店員,能夠在遇到這類狀況時,給與失智者協助,也能給店家和顧客兩方更好的購物感受。

而失智者及家屬,也能有一個更安適的環境。

  

失智友善環境-商店篇


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

失智友善環境-計程車篇

《失智友善環境-計程車篇》

台灣有些地方的大眾運輸系統並不發達,老人家選擇搭乘計程車作為移動工具,看病採買等等。

如果遇到長者上車後,不停地重複確認目的地,或重複詢問是否抵達了?付車資時,對於金錢的數字缺少計算能力,下車後不知所措。可能搭乘的長者是位失智者,應該怎麼麼給與協助呢?

失智友善環境的計程車篇,分為兩個部分:

一、失智者搭乘計程車常見狀況。
(幫我們辨視搭乘的長者)

二、計程車司機如何助失智者。

透過簡單的觀察,及耐心的回答與指引,計程車的大哥大姐可以減少困擾,失智的老人家可能安心的搭乘,共創友善的計程車搭乘經驗。


失智友善環境-計程車篇
新增說明文字




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

失智友善環境-醫療院所篇

  
防疫期間到過醫院求診都知道,醫療院所因防疫,有著層層的檢疫入院防護,確保民眾及醫事人員的健康,稍稍排隊請大家耐心等待。

先謝謝醫療院所及所有防疫人員的辛勞。

今天的教材是醫療院所的失智友善環境。在醫院人多吵雜的環境,原來老人家就會有焦躁感,失智者也不例外。尤其大型醫院的門診及檢驗複雜度較高,也會有迷失的情況發生。

在醫療院所裏,遇到失智症患者,我們如何辨別?又如何製造友善環境幫助他們呢?一般民眾發現失智者需要幫助時,可先安撫並請求醫院人員或志工的協助。教材偏向醫療院所的對應,分為兩部分:

一、失智者在醫療院所常見狀況。
(讓我們辨視誰需要幫助)
二、在醫療院所如何協助失智者?
(醫療院所對應的措施)

中大型醫院一般設有志工及服務台,失智者協助也較完整規劃,但社區的診所可能慢性病失智患者接觸最多的第一線,希望大家一起來打造失智友善環境,讓患者及家屬能安心就診,診所也會因為了解而減少困擾。



《失智友善環境-醫療院所篇》


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

協助失智者配戴口罩的方法


在 COVID-19 肺炎的蔓延期間,家屬們操心著疫情期間,失智症家人照護的問題。上次我們分享了台灣失智症協會製作的失智症防疫照護手冊,今天我們要分享一篇實用文章:《協助失智者配戴口罩的方法》,出處是瑞智學堂的公佈欄。

下為正文:

綜合家屬們的經驗,協助失智者配戴口罩的方法整理如下供家屬們參考,原則上由失智者本人最在意的人事物來思考因應對策。

一、由失智者心目中的最疼愛的子孫,或權威人物來重複叮嚀失智者戴口罩,例如最看重的大兒子、最疼愛的孫女、最敬重的醫師、最怕的警察等。

二、對於比較在乎錢的失智者,可告知不戴口罩會被罰很多很多錢,必要時可拿出一疊鈔票作勢要交給警察;反之,可告知戴口罩可領到錢,家屬可適時給失智者一百元。

三、告訴失智者不戴口罩易感染肺炎,也會害他最愛的家人(如孫女)生病。

四、帶失智者去買布口罩,並讓失智者挑選喜歡的口罩。醫療用口罩也有不同顏色,情況允許時,讓失智者挑選喜歡的顏色。

五、特製口罩:如加上金元寶的招財口罩,加上十字架代表上帝同在,印上最愛的孫女照片等。

六、在家門口貼大張海報,加上最愛子孫或權威人物照片,以及戴口罩的叮嚀及圖示。

七、請大廈或社區管理員、里長、鄰居及警察一同協助叮嚀失智者戴口罩。

期望能給失智症家屬們一些解決困擾的幫助。


失智友善環境-公車篇


在這段防疫的時刻,看到新聞有些失智者因忘了防疫規定受到處罰,陳時中部長呼籲,請大家讓失智的家人減少外出外。我們也希望大家在大眾運輸系統看到這樣的情況,記得給他們協助。

有時我們常看大眾對一些老人家的行為不理解,覺得怎麼會這樣呢?也許對方是失智症患者,他正需要協助。

如果我們通勤或出遊時,在大眾運輸系統遇到失智者,我們如何辨別和幫助呢?他們也許會迷失方向,忘了車資、對於站牌感到困惑。

這個短短的教材,分為兩部分:

一、失智者搭公車常見的狀態。
二、如何在公車上協助失智者。

互助會讓我們的環境更美好。


失智友善環境-公車篇
新增說明文字


2020年4月4日 星期六

失智友善環境-餐廳篇


在台灣約每 12 位 65 歲以上的長者,就有一位失智症患者。餐廳等服務業多少會遇到一些狀況。比如:重複點餐、忘記結帳等等。如果我們了解失智症的狀況,友善的對待,可以減少誤會和衝突,讓患者和家屬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,建構友善環境。

分為三部分讓餐廳業者了解如何營造友善環境:
一、失智者在餐廳常見狀況。
二、如何在餐廳協助失智者。
三、如何營造失智友善餐廳氛圍。

希望餐飲業者一起來,讓失智者及家屬都有一個沒壓力的用餐環境。


失智友善環境-餐廳篇

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

失智症十大警訊



長輩有一些行為狀況時,有時是失智症的訊息,但家人並不知道,導致家庭失合的情況。尤其情緒和個性的改變,疑心病等等,讓家人心力憔悴,當事人也得不到家人的體諒。

當家人出現哪些訊息時,應該考慮就醫呢?我們常聽到失智症十大警訊,也有不少醫院及文宣。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有一個折頁,列出失智症十大警訊,作成簡單易懂的圖文解說。

我們將折頁作成同一張圖片放上來,大家可以參考。當家人或自身有這些狀況時,其實身體正和我們發出求救訊息,請記得就醫,由專業的醫生判斷及治療。

教材來源:衛福部國民健康署

最近的防疫期間,失智症患者的防疫注意事項,在前幾則訊息,可供參考。



失智症十大警訊


認識失智症.友善失智者-一般民眾版


衛福部所資助的「失智友善社區資源整合中心」,有許多的教材。計畫裏有友善天使、友善組織及商家、友善社區等等。

我們協會剛起步,最近一段日子,老編打算有空就把友善教材一天一個單位放到粉絲頁上,讓大家觀看,也希望大家分享。

希望能推廣花蓮縣的失智症相關知識,也可以逐步建立花蓮的居民對失智症的友善態度,慢慢形成友善環境。

今天分享的是《認識失智症.友善失智者-一般民眾版》,給一般民眾最簡單的概念圖,QRCode 部分可以手機掃描連結,如果不方便,下次我們會將資料放上來給大家閱讀。

這些教材由衛福部指導,嘉義基督教醫院製作,共有 11 個單元,我們會慢慢分享上來。





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

《失智症防疫照護參考手冊》 (3/17版)


去年年底開始的 COVID-19 肆虐全球,現在各國疫情正熾,台灣雖然防疫有道,還在控制之中。一般人的防疫準則就是:記得常洗手、必要場所戴口罩,減少不必要的外出,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。

那失智者的照護,在防疫上有什麼該注意的呢?

失智者因為部分認知功能的退化,較難理解防疫的措施,也較難配合;照護者也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困難。所以 #台灣失智症協會 製作了《失智症防疫照護參考手冊》,給予失智症家庭在防疫照護上作參考。

因手冊很長,請自行點閱連結:

http://www.tada2002.org.tw/Messages/Content?Id=1074

花蓮縣失智症關懷協會的識別


設計者:簡詠蓁
設計理念:用愛擁抱

用愛擁抱也是協會成立的最初動力。